RPA(机器人流程自动化)是近两年的热门词汇之一,主要应用于一些重复性工作的处理,可以部分替代人工操作,大幅提高工作效率,在财务自动化领域,RPA也大有用武之地。
票妙通作为一款以进项发票管理为主的增值税纳税管理软件,和用于财务自动化方面的RPA系统有哪些类似之处?又有哪些不同?
妙小编专门为大家做了一些比较,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
一、工具与系统
在协助财务人员采集和处理进项发票等方面,票妙通和RPA都可以被看做一套工具软件。
但票妙通又不仅仅是一套工具软件,它还自成体系,包括了进项管理、销项管理和纳税试算等多种功能,是一套以增值税纳税管理为主要目标的企业管理软件。
二、专业与通用
票妙通主要定位于发票的处理,而RPA不仅可以用于发票处理,还可应用到其它财务自动化领域,比如银行对账等(注:前提是需要由专业人员编写程序)。
在企业ERP无法提供对外接口的情况下,票妙通和RPA完全可以协同工作,实现跨系统的数据传递。
某种意义上,RPA就像一条数据的传送带,承担着在不同系统间传递数据的任务。
三、数据库的有无
由于票妙通是一套独立的系统,建有自己的数据库,因此可以实现发票全生命周期的管理。比如一张进项发票的状态就包括勾选状态、查验状态、报销状态、过账状态、正常/作废/红冲状态等多种状态。
而对于RPA来讲,由于经常被当做一套工具软件来使用,比如,从Excel、网页或现有数据库中抓取或填写数据,一般不会为企业专门建立发票数据库。
电子专票推广后,RPA在存储和检索发票OFD文件等方面自然也无法为客户提供太多帮助。
除此以外,在采集发票全票面的方式等方面,票妙通和RPA也有很大的不同。
目前RPA普遍采用的方式是OCR,由于识别效率的问题,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使用。
虽然RPA在发票处理领域,不一定比票妙通更擅长,但RPA的思想深深影响着票妙通的设计,得以让票妙通在财务自动化领域,走得更远!更稳!